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法院+工会”联手,按下纠纷化解“加速键”

来源: 监利市人民法院 时间: 2021-11-24 15:17 点击量: 3743

自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挂牌成立以来,监利法院积极开展劳动争议纠纷诉前调解,尽可能地劳动争议纠纷化解在庭前,也将调解工作延伸到诉讼中,帮助提升审判效率,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同时,监利法院与市总工会建立了日常信息沟通重大案件预警、司法衔接、风险评估应急处理等机制,规范诉调对接工作。

从起步到壮大 诉调对接初见成效

“感谢法官们的高效办案,困扰我们一年多的难题短短十来天就得到了解决,为工作室的高效便民点赞!”9月26日,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当事人的亲属来到监利法院,为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的工作人员送上锦旗表示谢意。

这是该工作室揭牌以来成功调解的首起纠纷,在这起纠纷中,经过调解员张云成耐心细致的调停劝导,当事公司当场支付龚某工伤医疗费、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等共计九万元整,双方达成协议后不再因此事相互追究。一起纠缠一年多的难题,在工作室里被高效化解。

这样的质效当然来自强大的团队。监利法院依托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争议对接工作室成立了院领导、庭长、员额法官、法官助理组成的领导小组;同时,市总工会委派律师、司法专业工作人员,并特别邀请该院退休法官张云成担任调解员,与法院团队密切协作,共同搭建起了劳动争议诉调对接专业队伍。

从线下到线上  在线免除奔波之苦

除现场组织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外,监利法院还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到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的人群中。针对在外人员立案慢、出庭难、奔波苦等问题监利法院积极推行劳动争议线上调解、庭审模式当事人只需一部手机,便可以完成远程立案、线上调解、视频庭审、智能接收法律文书等环节,有效避免来回奔波之苦,充分减轻诉累

刘某在外地某公司务工期间发生工伤事故,双方一直无法协商解决。今年10月刘某来到监利法院寻求帮助,工作室悉心接待了他,并通过音视频调解室连线外地公司,经过调解员释法明理,穿针引线,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十天后,刘某顺利拿到补助金,这起因工伤引起的劳动争议就此化解。

同时,监利法院积极拓展12368”诉讼服务功能,今年以来,该院已通过线上方式为20余名当事人完成了劳动争议案件的立案工作,在外务工经商人员反映的问题和需求及时予以回应

从单一到多元  多方联动定纷止争

2019年9月,张某在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从事退火工作时发生工伤事故,致使其右手及腕部被机器绞伤,后经鉴定构成八级伤残。张某与公司一直未能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于今年10月向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提出调解申请。经工作人员有效调解,双方于11月1日达成一致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字确认后产生法律效力。

这起纠纷能够快速化解,得益于“法院+工会+N”的多元劳动争议化解机制。监利法院特聘调解员与市工会委派律师及特邀人民调解员共同到工作室开展调解工作,向双方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并现场提供答疑、咨询服务,为劳动争议及时化解按下了快捷键

11月23日,荆州市工会工业制造业工会联合主席罗莉与荆州中院民四庭副庭长谢本宏一行到监利法院调研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时,对该工作室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肯定,并建议继续发挥和壮大劳动争议协调化解队伍力量,充分引入“和事佬”调解资源,吸纳退休法官、律师、人民陪审员等社会力量积极推动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为“一站式”建设添砖加瓦。